1月初,涿州市百尺竿鎮萬畝水稻進倉入庫,擺上貨架。與此同時,用涿州貢米釀製的白酒也廣受青睞。
百尺竿鎮有着1000多年的水稻種植歷史,由於地勢低窪、水草豐美,種植水稻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。目前,該鎮水稻種植已達萬餘畝,貢米成為該市農產品的一張名片。涿州市智沃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會衝説,如今,企業不僅銷售涿州貢米,還在延伸產業鏈條上邁出了新步伐————將大米和高粱混合釀酒。
大米生產企業開始釀酒,還要從2018年的一次遭遇説起。那年端午節剛過,氣温迅速升高,900多噸水稻還沒來得及放進除濕降温庫就開始生蟲子。不能正常出售的大米只能低價賣給飼料生產廠家,一下子損失400餘萬元。這樣的遭遇讓企業痛定思痛,與一家釀酒企業合作,開始生產大米高粱酒。
據介紹,新米的口感最好的時候是上市的前三個月,貢米生產企業注重用户體驗,會及時將保質期內但口感欠佳的大米調回,作為釀酒的原材料。這樣一來,形成保證大米品質的良性循環,也為該鎮延伸大米產業鏈條做出新嘗試。曹會衝説,過去稻殼賣給養殖企業每噸300元,現在全部用於釀酒,並以每噸500元的價格賣給合作企業。碎米以前是每斤1.5元,與高粱混合釀成價值15元每斤的原酒,價值提升近3倍。去年8月份,第一批酒上市,到目前已有十幾種款式包裝的酒品上市,預計年生產白酒5000噸左右。(記者劉芳 通訊員楊華)